logo

高二年级:点滴努力 汇聚光影

作者:高二年级 杨威然 发布时间:2015-12-12 18:27:03 点击量:406
\
“卡影”-淑芳与恋人的诀别
 
\
示威游行与万里长城
 
\
台前与幕后

 \
悉心制作中

\
努力协作
 
\
他们的名字
 
\
他们的名字
 
    “这个灯光的色彩怎么弄?”“卡纸……透明胶,彩色白板笔……”这是短片——《永远的一二九》拍摄过程中的小片段。这部短片在铭记12.9“勿忘国殇,中华崛起”主题纪念活动中得以与大家会面。短短的9分钟的视频,浓缩了他们近一周的心血。他们是谁?
 
    在这部短片的八分二十秒处,你会看到他们的名字:杜云鹏、黄河、卢杰、郭飞帆、葛金婷、齐泽文、李梦圆……36个名字分布在“演员表”、“美术”、“视频”、“场记”、“配音”等列表之下。他们全部来自于高二年级的美术班——高二十班,同时他们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光影艺术社社员。
 
    在观看这部短片时,我们听到了极富感染力却似乎稍带稚嫩的声音,没错,这是高二十班的配音员们的声音;我们看到了白色幕布后的绰绰人影,没错,这是高二十班演员们的身影;我们看到名叫淑芳的女子和她的恋人诀别之时的剪影,没错,这是他们自制的“卡影”;我们看到“游行示威”的招牌和众多挥舞的手臂在荧幕上闪动,没错,这也是他们的自我创作。说到这里,你是否会好奇,这极具创意的短片到底是怎么完成的?带着这样的疑问,我采访了光影艺术社的辅导老师——高二十班班主任兼美术老师张磊老师,他见证了高二十班的同学们一周来的创作过程,在辅导他们的同时,也为短片的后期合成提供了技术支持。
 
    从他口中,我了解到了这些问题:

    (1)片中的白色幕布是如何制作与固定的?
    作为美术班,他们会定期举办画展。画展过后,会有暂时搁置不用的框架。他们将大开的白色画布固定在矩形的画框上,这就是这段情景剧的舞台。
 
    (2)白色、黄色、红色,我们看到幕布前的灯光色彩始终在发生变化,这是如何做到的?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视频制作的主阵地就是高二十班的画室,而几经考虑,画室的投影灯被定为灯光源。色彩的变化是与情节发展及气氛需要紧密相关的。为满足色彩的变化,他们最初曾提出用彩卡覆盖幕布,但彩卡的不透光性却是一大难题。为此,他们反复试验,最终确定了可用材料——宽胶带和彩色白板笔。他们将宽胶带带胶的一侧对折,在光滑的一面涂上需要的色彩,然后将之覆盖在投影灯上,如此,就得到了需要的彩色灯光。尽管因为白板笔的色彩中含酒精类的挥发性成分而使得颜色的浓淡不能够确保,他们依旧在艰苦的条件下战胜了自己。
 
    (3)何为“卡影”?
    仿照皮影的形式,他们用彩卡制作了“卡影”,但人物不同部位的衔接固定也成为为难他们的一个问题。从最开始的牙签,到后来的曲别针,他们在不断地尝试中寻求着解决的办法。
 
    (4)配音部分是不是完成最快的?
    据张老师说,除了淑芬与丈夫诀别的那一段情节的配音是一遍通过之外,其他的配音部分却是问题频出,找不到合适的人选,配音感觉不对等等不一而足。为了确保片子的配音效果,有的地方他们甚至反反复复配了有四五十遍之多。

    值得言说的细节还有很多。我们惊叹他们的创意,明了创意点子难在出“新”,但与出新相比,如何让一个创意点子成为现实却是难上加难。从剧本创作到美术制作,从配音到人影、卡影配合,从企划到后期制作,难非一处。在不同观点碰撞的过程中,他们争论得面红耳赤,;在片子拍摄制作走到瓶颈处时,他们甚至嚎啕大哭……但正是有这样共同克服困难、为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的过程,如今的他们才愈发和谐、愈发团结,愈发向上!

    高二十班只是高二年级十个班中的一个,窥一斑可知全豹,他们代表了高二年级各班级内部的团结协作,也代表着高二年级各班与各班之间的携手与共。无论是对待学习,还是参与活动,任何时候,高二年级的全体师生始终都保持着积极奋进、昂扬向上的姿态!在关注幕布前精彩“光影”呈现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那背后的点滴努力。短剧如是,高二年级师生们的常规工作亦如是!